在数字出版刚出现时,传统出版视之为“洪水猛兽”,认为双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就在近一年内,二者关系已由初的对立走向“联手”——传统出版业,成为数字出版业的内容提供商,而数字出版,成为传统出版新的利润增长点。复合出版,已成出版新形态。
目前,常规提及的数字出版形态,包括e-book、手机阅读和掌上阅读器。基于互联网在内容获取方式上的特殊性,以及手机阅读付费方式的特殊性,记者特以掌上阅读器领域为数字出版的调查标本。占据95%掌上阅读器市场份额的国内某公司资源运营部总经理陈少强告诉记者,在2009年初,该公司电纸书在寻求内容版权合作上还是举步维艰。近一年内,这部分运营发生了“质变”——2009年上半年,其电子书城每月签署千本图书的版权合作都困难,但从去年6月至今年6月,与传统出版的版权合作越来越顺利,2010年上半年,每月能签下1万至2万本的新书内容。预计到8月份,将有10万册图书进入该公司“书城”项目。
传统出版之所以甘做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商”,这与利润是密切相关的。2010年,被不少出版业界人士认为是“数字出版元年”。从中尝到甜头的出版人路金波,就是这一观点的秉持者之一。今年5月,他运作出版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度尝试纸质书与电纸书同步发。结果,这本书按照电纸书公司与出版商“二八分成”的原则,他从电纸书获利“数万元”。路金波称“这一结果让我意外,这完全已与一本销量一两万册的纸质图书获取的利润相当。这具有标本意义。我认为,两三年内,数字出版在出版业利润获取比率上将有大的改观。十年内,数字出版将成出版业的主营业务。”
纸质图书和数字版权同步发行,已不再是个案。记者在浏览一些电纸书“线上商店”时发现,一册《舒立观察》,其电纸书以39.8元的原定价在售,而同步浏览当当网的纸质图书,折扣售价仅有20多元,但据陈少强的说法,“《舒立观察》电纸书卖得还不错”。
记者同时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社,在近年内增设数字出版的业务部门。据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副司长宋建新透露,截至2009年年底,578家图书出版社中已有超过90%的出版社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
本站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零度网络提供网站建设、高品质网站设计、FLASH动画网站制作、平面设计及多媒体设计制作,欢迎咨询!